子弹蚁

蚁科近猛蚁属下的一种昆虫
1
4
子弹蚁(学名Paraponera clavata),蚁科近猛蚁属下的一种昆虫,[2]因被其叮咬后产生的痛感像被子弹击中一样而得名;[10]又被称为“24小时蚁(24-hour ant)”“康加蚁(conga ant)”“小巨型狩猎蚁(lesser giant hunting ant)”。[1]子弹蚁大约长20~35mm,[3]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之一;[11]其头部具有大型且发达的螫针,外形像没有翅膀的黄蜂(Vespidae)。[4]
子弹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5]主要生活在亚马孙雨林中,是潮湿热带森林类型的典型居民。[6]它们喜欢在大树的根部筑巢,尤其是大叶翼荚豆(Pentaclethira macroloba)树下。[3]子弹蚁是杂食性动物,除了采食花蜜外,[7]它们还会捕食其他动物,包括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小型蛙类。其克星是体型较小的驼背蝇。[9]子弹蚁毒液具有神经毒性作用。[12]被子弹蚁蜇咬后,以咬伤为中心点,皮肤上会出现隆起的丘疹,以及红斑和水肿。[13]
子弹蚁在美国昆虫学家施密特评定的“叮咬痛感指数”中,被列为最高级别。[11]在巴西亚马逊热带森林的原始部落中,存在一种称为“子弹蚁成年礼”的传统仪式。[14]其在漫威影业出品的科幻动作电影《蚁人》中,构成蚁人率领的战斗军团。[15]

起源演化

根据现行分类,子弹蚁是膜翅目Hymenoptera)下蚁科(Formicidae)的一员,归属于近猛蚁亚科Ponerinae)中的近猛蚁属(Paraponera)。[2]近猛蚁属自创建以来一直只包括子弹蚁这一物种。直到1994年,意大利昆虫学家切萨雷·巴罗尼·乌尔巴尼(Cesare Baroni Urbani)在波罗的海发现了一块多米尼加琥珀,其中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化石种Paraponera dieteri,被认为是子弹蚁的已灭绝近亲。这块琥珀的形成年代约在早中新世,大约在1500万至4500万年前。Paraponera dieteri表现出与子弹蚁相似的特征,但其头部更窄,长度、前胸宽度和腹节宽度都较子弹蚁更小。Paraponera dieteri的身体结构特点表明,该属整体上呈现出演化速度较为缓慢的特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