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蒿(学名:Artemisia rupestris Linn. )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木质,常横卧或斜向上,密生多数营养叶。茎通常多数,高可达50厘米,褐色或红褐色,下部半木质化,叶薄纸质,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短小,栉齿状的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具短梗或近无梗,下垂或斜展,头状花序在茎上排成狭窄的穗状花序状的圆锥花序;总苞片外层、中层总苞片长卵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序托凸起,半球形,花冠近瓶状或狭圆锥状,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略长,花冠管状,花药线形,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新疆;生长在海拔1100-2900米地区的干山坡、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草甸、冲积平原及干河谷地带,也见于林中空地或灌丛中。蒙古、苏联及北欧各国也有分布。 岩蒿全草入药,有消炎、止血之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常横卧或斜向上,具多数营养枝,营养枝略短,密生多数营养叶。茎通常多数,稀少数或单一,直立或斜向上,高20-50厘米,褐色或红褐色,下部半木质化,初时微有短柔毛,后脱落无毛,上部密生灰白色短柔毛;不分枝或茎上部有少数短的分枝。叶薄纸质,初时叶两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后脱落无毛;茎下部与营养枝上叶有短柄,中部叶无柄,叶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3(-5)厘米,宽1-2(-2.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具裂片5-7枚,上半部裂片常再次羽状全裂或3出全裂,下半部裂片通常不再分裂,基部小裂片半抱茎,小裂片短小,栉齿状的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约1-6毫米,宽0.5-1.5毫米,先端常有短的硬尖头;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全裂或3全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