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冶金

有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的技术
生物冶金技术,又称生物浸出技术,通常指矿石的细菌氧化或生物氧化,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这些微生物被称作适温细菌,大约有0.5-2.0微米长、0.5微米宽,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靠无机物生存,对生命无害。这些细菌靠黄铁矿砷黄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黄铜矿和铜[yóu]云母为生。适温细菌和其他细菌通常生活在因硫氧化而产生的酸性环境中,如温泉、火山附近地区和富含硫的地区。

起源

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培养的适温细菌最早是在西澳的一矿山中发现的,在含硫的酸性环境中,在高温条件下对可溶性金属有很好的聚积作用。适温细菌和其他“靠吃矿石为生”的细菌如何氧化酸性金属的机理不得而知。化学和生物作用将酸性金属氧化变成可溶性的硫酸盐,不可溶解的贵金属留在残留物中,铁、[shēn]和其他贱金属,如铜、[niè]和锌进入溶液。溶液可与残留物分离,在溶液中和之前,采取传统的加工方式,如溶剂萃取,来回收贱金属,如铜。残留物中可能存在的贵金属,经细菌氧化后,通过氰化物提取。

特点

常规冶金技术在品位低的矿物加工过程中,成本比较高,污染非常大,使用生物冶金技术,通俗的讲就是用含细菌的菌液进行浸泡,这些微生物大多是一些化能自养菌,它们以矿石为食,通过氧化获取能量,这些矿石由于被氧化,从不溶于水变成可溶,人们就能够从溶液中提取出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