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鸣球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
薛鸣球,男,1930年10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仪器光学和光学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等职,逝世前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收入《中国工程师名人大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人名录》及《中国名人词典》中。
1958年,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1959年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口径高倍率观察望远镜; 1967年为中国的第一代遥感卫星设计了高质量光学系统; 1993年提出普查、详查结合型光学遥感的创新思想,该项目于2000年8月获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6项,主编、合著专著3本,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博士生16名,硕士生9名。

人物生平

1930年10月18日,薛鸣球出生于江苏宜兴官林镇一个中医之家。抗战胜利后,升入常州中学,后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1956年顺利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开创了新中国光学仪器多项第一。如1958年研究设计出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口径高倍率远距离望远镜等。1967年,薛鸣球负责中国第一颗光学遥感侦察卫星相机光学系统设计工作。1978年被评为吉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81年,薛鸣球放下在长春的事业,只身一人到了大西北,调入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将研究方向瞄准空间光学的未来发展,为中国研制新一代侦察卫星光学遥感相机奠定了基础。
1984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5年应邀请出席在意大利巴勒莫举行的第六届变折射成像象光学国际会议,1989年应邀赴日本讲学。1990年被批准享受部分高级专家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和“陕西科技精英”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9月,薛鸣球院士受聘于苏州大学。2000年5月18日,受聘为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苏大现代光学技术所所长。2003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颁发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