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

金融术语
首付是指首付就是买房子时第一期付款。买房子时不能全部贷款,要先付一部分,余下的从银行贷款,因为考虑到贷款的还款风险,相关的部门都会要求购房人提供一部分首付,就是预先由个人支付一部分房款,以证明你有还款能力。[2][1]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首付政策作出规定。[1]此方式,也被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运用到购车等生活场景中。[3]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当地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1]
2023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和30%。同时,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4]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人表示,在房贷方面,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5]

政策制定目的

房地产产业比较长,对经济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而同时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很多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是有购房需求的,只是他们在购房信贷融资这方面的条件不太完善,长期以来,他们的储蓄率较高,但信贷杠杆率很低。因此,从信贷入手,让购房者的潜在需求释放出来,从信贷角度讲也是很安全有效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