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简称红九军,有3支部队,分别为闽西红九军、鄂北红九军和川陕红九军。[1]1930年7月,出襄、枣、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组成红九军第二十六师,部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 1931年9月,在均县、房县地区活动的红三军教导团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红九军第二十五师。1932年春,正式成立红九军军部,总指挥张木阡,政治委员马三光,参谋长韦克铎。
历史沿革
1930年前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开展武装斗争,救黎民于水火之中。1930年1月,中共中央制定“以武汉为中心,打下长沙,夺取南昌,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军事战略,中央军委决定在国民党驻宛杨虎城部策动兵变,组建红九军,与鄂豫皖一军、鄂东红八军互成犄角,在北部形成围攻武汉之势。[1] 1930年5月,杨虎城部冯钦哉旅进驻叶县尤潦村。不久,中共中央联络员孙永康、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特派员白玉文潜入冯旅,组建领导兵变的前敌委员会,孙永康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张焕民、王兴发、刘煊、姚洗心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军事委员和交通委员;旅内地下党组织秘密进行思想发动,加紧筹备武装起义。冯旅是杨虎城部四十九旅,7月下旬,四十九旅转移至舞阳县澧和店,这时候地下党组织的行动引起敌驻宛军部警觉,前敌委员会决定提前起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