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

中国湖南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
长沙市,是中国湖南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湘江下游,区域总面积11818平方千米[4]。截至2022年5月,长沙市下辖6区、1县,代管2个县级市[3]。截至2022年,长沙市常住人口为1042.06万人[3][6]
长沙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湘江干流穿城而过;受亚热带季风影响,气候四季分明[3]。长沙市在旧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活动,商朝时期出现集市[11],至东周楚国时期建立城镇[12]秦朝时期设立长沙郡,长沙市从此纳入中原政权版图[13],孕育了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教育模式,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近代中国革命策源地[4]
长沙市作为中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京广通道和沪昆通道的交汇点[14],诞生了中国首条国产化中低速商业运营磁浮线[15];长沙市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因其马栏山“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火宫殿“饮食文化”等文化艺术品牌影响力大[16],获得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荣誉称号[3][17]
长沙市金融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强劲,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地,是全球第二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18],2023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31.98亿元,同比增长4.8%。[7]

地名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