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悲丝

春秋战国时期创作的琴曲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曲意深刻,音韵悲怆,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墨子在这里流 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弱肉强食,以暴凌寡,百姓疾苦不堪。墨子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心怀悲惘怜悯之心,积极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的主张,以期能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治国亦然。”
有一回,墨子见人染丝,感慨于「(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著变化。」联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而国家随人事而兴衰,社会随风俗而浮沉……于是,引发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