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

汉朝初年丞相、政治家
萧何(?-前193年)[a],汉沛郡丰县[b](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丞相、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2][3][4]
萧何早期因为文采出众在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在刘邦尚未起义前多次帮助刘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辅佐汉高帝刘邦起义。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刘邦攻克咸阳后,萧何收集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等,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国家基本状况,对日后制定政策和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5][4]
项羽分封时,说服刘邦入驻关中楚汉之争时,任丞相,推荐韩信为将,留守关中巴蜀,辅佐太子刘盈,负责后勤,制定法令,稳固后方。在刘邦项羽荥阳成皋僵持时,萧何及时给刘邦送去兵卒和粮草。西汉建立后,册封酂(zàn)侯,名列功臣第一,可以带配剑上殿,入朝时可以不按礼制小步急行。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英布异姓王,被拜为相国。后遭刘邦猜忌,为了自保,萧何不惜自污名节。[3][4]
刘邦死后,辅佐汉惠帝,期间他参照《秦律》,制定实施《九章律》,采用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去世,临终前推荐曹参丞相谥号“文终”。[4][2]墓地位于汉高祖长陵内。[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