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

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防护设计
装甲(英语:Armor[1])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防护设计。[3]装甲钢为坦克装甲车辆的主干防护结构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坦克装甲车辆车体和炮塔以及披挂装甲。[3][2]
20世纪中期的装甲防护材料大多采用均质金属材料,主要是钢和少量的非热处理型合金。随着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新型高性能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装甲车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4]20世纪60年代,陶瓷材料成为主要装甲防护材料之一。随着防护技术的发展,装甲防护材料由均质装甲发展到复合装甲,综合抗弹性能取得了较大进步。[4]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克思韦尔试验室开始研究电磁装甲。[5]1991年,法国圣·路易研究院研制成一种新型电磁反应装甲,可用于防破甲弹穿甲弹及其它弹种,其主要构件包括可导电的面板,背板和电容器[5]随着装甲钢优化成分设计、冶炼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不断发展,高性能装甲钢不断涌现,而且新型装甲钢及其结构也在不断发展。[2]
装甲的主要材料有钢装甲材料、铝合金装甲材料、钛合金装甲材料等,[1]主要类型有均质装甲、间隙装甲、屏蔽装甲、复合装甲等。[6]在军用装甲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防护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功能结构设计上有蜂窝结构、金属封装结构等特殊结构。[4]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以及战斗部高效毁伤能力的不断提高,新型材料技术也不断融入到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应用中,不断提高装甲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4]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都研制出了合金钢装甲。[1]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主要军事强国的第一、二代坦克的主装甲标准配置还是简单的合金钢,最多加一层内衬。之后,因反坦克导弹不断发展,各军事强国开始着重研发新式装甲,来对付越来越厉害的破甲弹穿甲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