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胜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平王之孙
白公胜(?—前479年),芈姓,熊氏,名胜,号白公,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平王之孙,楚太子建之子。[1]
白公胜早年随父逃亡至郑国,父被杀后逃至吴国,居住长达三十年。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被楚国令尹子西召回楚国,封为白县(今河南息县东)县尹。白公胜喜欢用 兵,能礼贤下士,因怨恨郑国杀害其父,多次请求子西攻打郑国未果,对楚君臣产生恨意,暗中积极争取民众,准备夺权。楚惠王十年(前479年),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入郢,杀楚国大臣子西、 司马子期、公子闾,劫持楚惠王,自立为王,史称“白公之乱”。后被楚国大臣叶公沈诸梁率军打败,逃到山中自缢而死。[1][2][3][4][5]

人物生平

回到楚国

白公胜,芈姓,熊氏,名胜,是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1]太子建因遭楚国大臣费无极的谗言陷害,于是携带家人在外逃亡,逃亡到郑国时,太子建遭郑国人杀害。太子建死后,胜便从郑国逃到吴国楚惠王二年(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打算将胜从吴国召回楚国。叶公沈诸梁说:“我听说胜这个人狡诈而好作乱,不是一个祸害吧!”子西说:“我听说胜这个人诚实而勇敢,不做没有利的事情。把他安置在边境上,让他保卫边疆。”叶公说:“符合仁爱叫做诚信,遵循道义叫做勇敢。我听说胜这个人务求实践诺言,而又遍求不怕死的人,大概是有私心吧?不管什么话都要实践,这不是诚信,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怕死,这不是勇敢。您一定会后悔的。”子西不听叶公的劝告,把胜召回楚国,让他住在和吴国边境的地方巢邑,并任命胜担任巢邑大夫,号白公,故称白公胜。白公胜喜欢用兵,而能礼贤下士。由于白公胜怨恨郑国杀害其父太子建,因此总想攻打郑国,替父报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