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战斗-抖音百科
厦门战斗,又称厦门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斗,分为1937年9月的前期冲突与1938年5月10日至16日的主要战斗,地点在中国闽南一带。交战双方为守军的国民革命军和日军。此次战斗是日本为了封锁中国东南沿海,阻止其与外界交流并进口所需武器和物资的一部分。控制厦门岛将为日军提供一个基地,使福建省的封锁更加有效。此次行动由第五舰队总司令塩[yán]澤幸一指挥,战舰轰炸了城市,以掩盖超过2,000名入侵部队的登陆。城市的糟糕装备的防御者被迫撤退并转移到松屿。封锁成功,中国的反击能力被有效地削弱。厦门战役不仅是华南抗战的开端,也为日军其后在1938年10月攻占广州、1939年6月攻占潮汕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前期冲突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夺取台湾后,便将厦门作为下一步扩张的目标。1937年8月底,台湾方面日军派遣扶桑、羽风、若竹等3艘军舰搭载海军陆战队前往厦门外海巡弋。台海局势持续紧绷,厦门守军也加强了战备,双方冲突一触即发。1937年9月3日,日本海空军开始对厦门展开空袭及炮击。在9月3日天刚破晓时分,日军舰艇发炮轰击厦门要塞,胡里山炮台在何荣冠指挥下迎击,击中若竹号,导致其沉没。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击沉的唯一一艘日本军舰。厦门守军亦付出伤亡22名的代价。由于上海淞沪会战持续胶着,日军暂时无力分兵直接夺取厦门要塞,决定首先攻占厦门外海的金门岛以封锁厦门港。1937年10月26日,日军强行登陆金门,守军全部阵亡,日军旋即夺取金门岛。 战斗暂歇
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间,日军虽然没有对厦门发动进一步军事行动,但日本海军舰队仍然长期在厦门海域巡弋,以监视、封锁厦门港。中国军队在此期间除了继续加强防御,修建工事外,也从漳州、泉州等地继续抽调兵力巩固厦门防务。西北军第75师在此期间进驻闽南,负责厦门、漳州地区的防务,师长宋天才为闽南地区军政负责人,具体到厦门要塞的防御则由副师长韩文英、厦门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楚怀民负责。至1938年5月初,厦门岛上驻防军的总兵力仍只有约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