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连接东海和南海的海峡
台湾海峡(英文名:Taiwan Strait),别名福尔摩沙海峡[2],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海峡[3]。北通东海、南接南海,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10]。长约400千米,北窄南宽,平均宽度180千米,平均深度约为60米[3][7],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6]。海峡内岛屿众多,较大的有金门列岛澎湖列岛[8][9]
台湾海峡的形成历经多次演化。燕山运动时期(距今约2.5亿年至6500万年),台成为地槽浅海;鄱阳湖冰期期间(约150万至137万年前),台湾岛再次与福建连成一片;晚更新世(约10万至1万年前),再次受到海侵,形成海峡[4];海峡海底的地形复杂,丘、谷相间,起伏较大,地堑地垒相间排列[6][11]。海峡具有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充沛,季风盛行期间,受台风影响显著,海面风大浪高,伴随有海雾[5]。海峡中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硅藻类447种,甲藻类143种,绿藻类1种,金藻类2种,蓝藻类5种;动物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栖底动物,其中鱼类273种,以暖水性种、底层类最多[12][13]
早在4万年前台湾海峡就有古人类进行活动[14]东汉末年孙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进入台湾隋朝3次派兵入流求,台湾进入大陆政权的开发视野[15]。从明末到清末,大批大陆移民由台湾海峡进入台湾。2010年6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制度化、常态运行时期[16]。2022年,台湾海峡两岸间海上直航完成货运量4723万吨,其中:散杂货运量为1478万吨;液体化学品运量为360万吨;液化气运量为71万吨;集装箱运量为229.8万[17]
台湾海峡属于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地震频繁,曾发生过2次7级以上的地震,强震多集中于西侧的滨海强活动断裂带;台西盆地和澎湖隆起内的地震则相对较弱,只发生过2次6级以上地震,其余多为4.7-5.9级地震[18]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