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

锦葵科黄槿属植物
黄槿(学名Hibiscus tiliaceus Linn.)是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或乔木。它可以生长到4-10米高,胸径可达60厘米。树皮呈灰白色,小枝几乎无毛或微有星状绒毛。叶子呈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约8-15厘米,先端尖锐。花序通常位于顶部或叶腋,常有数朵花组成散生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苞片。果实为卵圆形蒴果,长约2厘米,被绒毛,内含5个木质果室,种子光滑,呈肾形。黄槿分布于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热带国家,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福建等省。它喜欢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稍耐阴、耐寒、耐水湿、耐干旱和贫瘠土壤,只要排水良好,在肥沃湿润的土地上就能茂盛生长。黄槿的树皮纤维可用于制作绳索,嫩枝叶可供食用,木材坚硬致密,耐朽力强,适用于建筑、造船和家具制作。在中国的广州和广东沿海地区的小城镇也有人栽培黄槿,常用作行道树。

形态特征

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叶子大,心形,叶柄长3-8cm;花;雄蕊多数,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shuò]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掌状脉,7-9条,下表面密被绒毛状星状毛,心脏形或圆形,长8-14㎝,宽9-19㎝,全缘或不明显齿缘,先端锐尖,叶柄长3-6㎝,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花两性,单生,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cm;花梗长1-3cm,基部有1对托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cm,基部合生,萼裂5,外具附萼(总苞),附萼5裂;花瓣5枚,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cm,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cm,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往长约3cm,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雨果卵圆形,长约2cm,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台湾乡间其叶常作为包裹糕饼之用,故又名糕仔树。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厘米,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叶柄长3-8厘米;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2毫米,先端圆,早落,被星状疏柔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厘米,基部1/3-1/4处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厘米,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