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黄皮

黄皮属灌木植物
假黄皮(学名Clausena excavata)是一种常绿灌木,高1-2米,属于芸香科黄皮属。它广泛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台湾泰国越南等地。该植物有多个俗名,包括粉红酸橙、卡玛、切玛玛、切玛玛尔、策雷克、黑策雷克、黑肯曼图、塞策雷克、塞梅鲁和黑松汤。假黄皮的小枝和叶轴上密布着向上弯曲的短柔毛和微凸起的油点。叶子由21-27片小叶组成,有时邻近花序的叶片只有15片。花序顶生,花蕾呈圆球形,苞片对生且细小。花瓣呈白色或淡黄白色,形状为卵形或倒卵形。子房上角各有1个油点,密布着灰白色长柔毛,花柱短而粗。果实为椭圆形,初时被毛,成熟时由暗黄色转为淡红至朱红色,毛会脱落,内含1-2颗种子。假黄皮的花期为4-5月和7-8月,有时会延续到10月(海南)。盛果期为8-10月。该植物生长于中国多个省份的平地至海拔1000米的山坡灌丛或疏林中。假黄皮的果实可食用,但不宜过量食用。其根皮呈泥黄色,内皮为淡黄白色,具有芳香气味。假黄皮常被用作草药,主要使用其叶子,具有行气、止痛、驱风和去湿的功效。

形态特征

高1-2米的灌木。小枝及叶轴均密被向上弯的短柔毛且散生微凸起的油点。叶有小叶21-27片,幼龄植株的多达41片,花序邻近的有时仅15片,小叶甚不对称,斜卵形,斜披针形或斜四边形,长2-9厘米,宽1-3厘米,很少较大或较小,边缘波浪状,两面被毛或仅叶脉有毛,老叶几无毛;小叶柄长2-5毫米。
假黄皮
花序顶生;花蕾圆球形;苞片对生,细小;花瓣白或淡黄白色,卵形或倒卵形,长2-3毫米,宽1-2毫米;雄蕊8枚,长短相间,花蕾时贴附于花瓣内侧,盛花时伸出于花瓣外,花丝中部以上线形,中部曲膝状,下部宽,花药在药隔上方有1油点;子房上角四周各有1油点,密被灰白色长柔毛,花柱短而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