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中将,战术革新家。山口县人,早年留学美国,甲午战争时期率先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大东沟海战的时候是日本第一游击队司令,率领四艘快速巡洋舰叱咤大洋,发挥了 极大的作用。[1][2] 早年
坪井航三,甲午海军名将,第一游击队司令,以提倡单纵队驰名。长州藩士出身,日本天保十四年生于周防国三田尻(现山口县防府市)。是医生原显道次子,后来是藩医坪井信道的养子。20岁时乘坐庚申丸参加了对抗四国盟军炮击下关战争,是年加入长州海军部队,1865年学习英文和航海,戊辰战争从军,负责从濑户内海运送部队。明治四年(1871年)任海军大尉,在美国远东舰队旗舰科罗拉多号上学习,经舰队司令约翰·罗杰斯少将的建议,进入哥伦比亚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海军技术。1874年回国后任数艘船只的船长,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晋海军少将,任佐世保军港司令官,补海军大学校长。 清朝舰队和日本舰队之间的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舰队之间的决战,没有前例可循。海军大学校长坪井航三想出了一个主意:让舰长们坐上小汽艇,在濑户内海来回转悠,试验什么阵势才最容易保持。这样一来才发现,最容易保持的队形是一字纵队。后列的舰只根本什么都没有必要考虑,速度,航向,只要牢牢跟着前面的舰只即可,但是当时的海战理论是横队优先,提倡单纵队是有风险的,他就进行对抗演练,结果每次都是单纵队赢得胜利,从这以后他就命令不论在巡航和侦察都必须保持这个队形,这就是后来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战中采取一字纵队阵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