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豆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特产
灌云豆丹,特指产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豆丹[1]豆丹,学名豆虫,是一种小虫子。成虫大约长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它危害豆叶,却是富有当地特色的一种美食。如今是灌云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
灌云豆丹既能在大棚豆地养殖,又能在露天豆田内喂养。作为美食,它富含蛋白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治疗胃病等功效。豆丹烹[rèn]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如:爆炒豆丹、青菜烧豆丹、丝瓜烧豆丹、占瓜烧豆丹、油炸豆丹等。[3]豆丹市场销路广、售价较高,养殖豆丹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4]目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3万亩,豆丹养殖基地超1万亩,豆丹养殖主体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年产值达10亿元。[5]
2011年,灌云被授予“中国豆丹美食之乡”。豆丹被誉为“国内少有、省内仅有、灌云独有”的美食。[1]2011年,灌云县举办首届豆丹美食文化节,此后连续举办9届。[3][6]2017年,灌云豆丹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23年,灌云县举办中国(灌云)豆丹产业发展论坛。[5]

形态特征

灌云豆丹系豆天蛾5龄幼虫,虫体圆筒形,与蚕幼虫相似,体长约6厘米,虫体呈嫩绿色,体表有密生小颗粒。头部外包近三角形骨质头壳,颜色较深。从腹部第一节起,身体两侧有7对黄白色斜纹,腹部有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尾背部有尾角,基部呈绿色,端部淡黄或者绿色,向下弯曲。食用部分为挤出组织部分,状态成3节,颜色白中带绿;熟制后,组织紧实,呈淡黄色,具有豆香味,口感细嫩,鲜味绵长。蛋白质含量>10%,脂肪含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