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1][2]总面积为42026.6公顷,占金平县国土面积的11%,由五台山片和西隆山片两大片区组成。其中,五台山片位于金平东北部,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6%;西隆山片位于金平南面,占保护区面积的42.4%。[3]1958年10月,云南分水岭原始林区获批成为首批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81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列为全省成立的首批22个自然保护区之一;1986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了分水岭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云南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
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物种黑长臂猿蜂猴等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该保护区森林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达75%,森林覆盖率90%以上,[3]云南仅有的典型热带中山山地常藓常绿阔叶林原始林区之一。[4]保护区地处南北动物交叉渗透的交汇地,物种分布边缘效应明显,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和物种分化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截至2023年,保护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0种,包括滇南苏铁、华盖木东京龙脑香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桫椤鸡毛松鹅掌楸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兽类39种(如印支虎云豹熊猴等)、两栖爬行类11种(如红瘰疣螈蟒蛇等)、鸟类49种(如黑颈长尾雉白鹇等)、昆虫类3种。[2]

历史沿革

1956年12月11日,将大围山林区划为禁伐林区。
1959年,大围山林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