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

江苏省境内河流
娄江,西起苏州娄门,东至昆山太仓交界的草芦村,下接浏河,流经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吴县(今吴中区相城区)跨塘镇、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和昆山,全长53.13公里。其中吴县21.63公里,昆山28公里、苏州市区及虎丘区3.5公里。横穿苏州境域腹地,河北为阳澄区,河南为淀[mǎo]区,两岸支流港浦众多,水网发达,为苏州市腹部一条重要的引排调节河道。

形成变迁

古娄江是太湖东北方向出水干道,因海岸线向东推进,中唐后河道湮塞。据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调查,从太湖辐射出一线形低沙地带,通过阳澄湖再向东,在今浏河口以北、七浦塘以南一带入海,为古娄江故道。历史上把[nián]鱼口作为古娄江之首。清《太湖备考》载:“太湖水从鲇鱼口入[]塘(今吴中区西塘河),过五龙桥至盘门,绕郡城而至娄门;一支于五龙桥外折而东,至澹台湖,出宝带桥入运河,复折而北至葑门,与盘门之水合流,至娄门东北,由至和塘至太仓之刘河入海。”

干流情况

古娄江唐代以后已经湮废。今娄江原名昆山塘,宋至和二年(1055)疏浚后改名至和塘,明弘治年间(1488~1505)改称娄江。1958年拓浚浏河时,以昆山草芦村为娄江与浏河分界点。俗以昆山市玉山镇东门至太仓市西门段称太仓塘(东娄江),昆山市青阳港至苏州城区段称苏州塘(西娄江),其中娄门至昆山市玉山镇段又称昆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