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崇望-抖音百科
刘崇望(838年-899年),字希徒,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1][2][3]生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卒于昭宗光化二年,享年六十二岁。[4][5][6]刘崇望的先祖为匈奴族,最初居住在代郡,后迁至洛阳,成为河南人。[7][8][9]咸通十五年(874年),他考中进士科,后被户部侍郎裴坦征用为参佐。在主管南曹期间,他处理科举事务清廉得力。[10][11][12]出使王重荣回来后,升任翰林学士。唐昭宗李晔[yè]即位后,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玉山都将杨守信造反被平定后,升任尚书左仆射。[13][14]后朱全忠上表请求派大臣代替时溥,于是授任刘崇望为武宁军节度使。时溥抗命,刘崇望回京任太常卿。后来李茂贞、王行瑜入朝诛杀宰相,因此获罪,贬为昭州司马。王行瑜被杀后,李克用为他伸冤,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后改任兵部尚书。光化二年(899年)去世。 简介
刘崇望崇望字希徒,河南人,邢国公政会七世孙。咸通十五年登第,累迁司勋、吏部二员外郎。僖宗时擢[zhuó]翰林学士,迁户部侍郎承旨,转兵部。昭宗即位,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顺初为门下侍郎,加尚书左仆射,代时溥为武宁军节度使。溥拒命,还为太常卿。王行瑜入诛执政,贬昭州司马。行瑜诛,召为吏部尚书,徙兵部。光化二年卒,赠司空。这当然是时溥不可能接受的,遂几次遣使通融,朱温绝不让步,要不就走,要不就接着打。最后时溥万般无奈,只得假意同意了朱温的请求。朱温这才停止了烧杀,并向朝廷上奏,请朝廷调时溥移居他镇,另派大臣接替。昭宗便命宰相刘崇望代时溥为感化军节度使,命时溥回京任太子太师。这样,朱温也命汴军相继撤回本镇。哪知道汴军刚撤,时溥便反悔了,声称如离境后恐遭朱温袭杀,所以接诏后拒不受命。中使无奈只好返回,在华阴境内碰见了准备上任的刘崇望,说时溥不来了,你老人家也回去吧!刘崇望无奈,只好又返回长安。时溥又派使臣去朝中上表称:“感化军数万将士,固留不允离去。”昭宗无奈,只得又下诏书,复任时溥为感化军节度使兼侍中。 生平事迹
咸通十五年,(公元八七四年)登进士第。以员外郎主南曹,选事清办。僖宗幸山南,王重荣不肯率职,崇望以谏议大夫持节往。既至,陈君臣大义动之。重荣顺服。昭宗时,为门下侍郎,判度支。杨守信反,帝列兵延喜门,命崇望守度支库。禁卒将大掠,崇望驻马劳曰:“公等不帝前杀贼取功,而反欲剽掠成恶名乎”?士皆唯唯。至长乐门,贼望兵至,乃遁去。仕终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