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

豆科紫藤属植物
紫藤(学名Wisteria sinensis (Sims) Sweet)又名紫藤萝、藤花、朱藤、藤萝树等,为豆科(Leguminosae)紫藤属Wisteria藤本植物[3][2][4][5]。分布于中国、法国意大利希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德国匈牙利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巴基斯坦美国墨西哥新西兰[3][2][6][7]生于海拔500~1800米的山坡林下或路边灌丛中;常栽培于庭园或村边[2][5][8]
紫藤为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高可达25米[3][2][9]。茎粗壮,左旋;冬芽卵形或扁卵形,密被柔毛[3][2][4]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纸质,7~13枚,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嫩叶两面被平伏毛,成熟时无毛;叶轴及小叶柄被柔毛[3][2][4][5][9]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自上一年的短枝,先叶开花;花萼杯状;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旗瓣圆形或卵圆形,翼瓣长圆形,龙骨瓣较翼瓣短,阔镰形;子房线形,花柱无毛[3][2][5]荚果倒披针形,密被黄色绒毛。种子圆形或扁圆形,褐色[3][2][5]
紫藤为攀援藤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性[10][11]。能抵抗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同时具有增氧、减尘、降温、降噪等作用[10][11][12]。紫藤以根、茎、皮、花及种子入药,根瘤同样也具有药用价值[13][14][15][16]。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病菌活性,具有开发为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潜力[15][17][18]。紫藤的花可以食用[17][19],茎皮可制成人造棉,茎枝强韧,可编织萝筐等[8][20]。花含有芳香油[20][21]

历史记载

紫藤原产中国[20],其药用历史悠久,在《本草拾遗》和《梦溪笔谈》中都有紫藤作为药材的记载[17]。始载于《本草拾遗》:“主水[yìn]病。作煎如糖,下水良”,味甘、苦,性微温[14][22]。《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健脾利湿,解毒杀虫。治食物中毒,腹痛吐泻,蛔虫病,关节疼痛,娆虫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