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ggea Willd. 白饭树属,隶属于大戟科叶下珠亚科,首次在1806年被描述为一个属。本属约有12-16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各大洋岛屿,南美洲和伊比利亚半岛也有少数物种。其中白饭树 F. virosa(Willd.)Baill. 我国西南部至台湾亦产之。本属得名于德国隐花植物学家约翰·弗卢格(John Fluegge)。[1][2] 本属描述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无刺。单叶互生,常排成2列,全缘或有细钝齿;羽状脉;叶 柄短;具有托叶。花小,雌雄异株,稀同株,单生、簇生或组成密集聚伞花序;苞片不明显;无花瓣;雄花:花梗纤细;萼片4-7,覆瓦状排列,边缘全缘或有锯齿;雄蕊4-7,着生在 花盘基部,且与花盘腺体互生,顶端长过萼片,花丝分离,花药直立,外向,2室,纵裂;花盘腺体4-7,分离或靠合,稀为合生;花粉粒近圆球状,具3孔沟;退化雌蕊小,2-3裂,裂片伸长;雌花:花梗圆柱形或具棱;萼片与雄花的相同;花盘碟状或盘状,全缘或分裂;子房3(稀2或4)室,分离,每室有横生胚珠2颗,花柱3,分离,顶端2裂或全缘。蒴[shuò]果,圆球形或三棱形,基部有宿存的萼片,果皮革质或肉质,3爿裂或不裂而呈浆果状;中轴宿存;种子通常三棱形,种皮脆壳质,平滑或有疣状凸起,胚乳丰富,胚直或弯曲,子叶扁而宽,长于胚根。 本属模式种:聚花白饭树Flueggea leucopyra Wi11d. 约12种,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及非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产4种,除西北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