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Galileo telescope),是一种折射望远镜,由正物镜和负目镜组成,可以用来进行远距离观测。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发明。[1]
1609年,伽利略根据眼镜商汉斯·利普赫(Hans Lipperhey)发明的望远镜制作了自己的望远镜。截至1610年,伽利略共制作了5架天文望远镜。[1]后伽利略借助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等。[2]1610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德语:Johannes Kepler)根据伽利略式望远镜发明了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因其结构简单而得到较快的发展。例如美国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于1897年建成了一个口径达1.02米的折射望远镜,迄今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后来,人们开始致力于开发反射望远镜[3]
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光路可逆性原理和凹透镜焦平面的性质,根据物像关系,视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物镜焦距目镜焦距之比,只要组成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就扩大了视角,起到了望远的作用。[2][4]伽利略望远镜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桶长短,因此既轻便,光能损失也小。缺陷则在于视场限于很小,并且不具有一个可置以叉丝或标线的实像,因此不可能瞄准和测量。[5]伽利略望远镜可分为单筒和双筒望远镜,现在主要用作剧院的双筒望远镜和提高低视力人的视力。[6]

发展历史

1608年眼镜商汉斯·利普赫(Hans Lipperhey)发明了望远镜。次年,消息传到伽利略那里后开始自己研发望远镜。伽利略用一根口径4.2厘米的铅管,将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装入其中,做成自己的第一架望远镜。与荷兰眼镜商的望远镜相比,伽利略的望远镜有了很大的改进,能把物体放大6倍而不模糊也不变形。1609年8月,伽利略又做了第二架望远镜。这一架的放大倍率达到9倍,而且图像不会产生变形。[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