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zāng)姓[1],中国姓氏之一,《百家姓》排第112位[2]。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臧姓人口排第215位[3],约有38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等地,并且河北有很多村落的名字含臧字,如臧家村等[4]。
臧姓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源于子姓,以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邑为姓氏[4];源于姬姓,鲁孝公之子驱受封于臧邑,人称臧驱,其部分后裔以封邑为姓氏[1][5];源于子姓,鲁惠公之子名欣,字臧,其后裔以字为姓[4][5];源于身份,古代称男奴仆为“臧”,原本没有姓氏的奴仆便以臧为姓;源于库臧丞等官位。[4] 臧姓的郡望主要有东海郡、东莞郡,主要堂号有郎陵堂、东海堂、郯城堂。[6]臧姓人才辈出,汉光武帝时,有云台28功臣之一的臧君翁[5];汉末时,有治政有方的太守臧洪,有曹操麾下大将臧霸;现代有大诗人臧克家。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仅山东诸城臧氏便走出了进士5人、举人14人、武举人3人、布政使2人、巡抚2个等。[4] 历史发展
源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