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

绘画派别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後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发展背景

中国绘画风格的演变呈现出有趣的节律。一般说来,新王朝消灭了旧王朝,政治上敌对情绪仍十分强烈,而且对前代的批判更全面。表现在绘画上,本朝总是竭力反对近朝,而远师前代,这就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寻常的“复古”现象。绘画风格的流变也总是在复古与创新交融之中呈现出往返回复的现象。明代浙派的出现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明代因覆灭元代而得以建立。由于元代时间不算太长,其中后期许多画家都过渡到了明朝,所以明初的绘画基本上是元代的延续,而这些前朝的画家也纷纷被征召致仕,如王蒙赵原徐贲王绂等。
戴进《月下泊舟图》
另一方面,明取代元之后,明对元在政治上有着强烈的敌对情绪,并随着明初政权的巩固愈来愈明显。而且,元人尚意重逸趣的画风客观上不利于明统治者集权专制,“元四家”那种枯寂幽淡的画风被迅速地扼止了,代之以南宋院体画风。朱元璋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喜爱猛烈刚劲的画风。他曾在南宋李嵩画上题字,表示欣赏。朱元璋又是承继汉室正统的旗号夺取政权的,他转而倡导恢复南宋院风也是必然。再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南宋院体刚硬苍劲的作风适宜明统治的需要。没有被杀的画家只好竭尽心力,以符上意。于是从宫廷画家开始,逐渐兴起南宋院体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