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

原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
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1],号[suì][2],别号石淙、三南居士,祖籍安宁(今云南安宁县[3][4][5]
杨一清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曾以陕西按察副使督学陕西。弘治十五年(1502年),由南京太常寺[zhuó]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且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50余年,官至内阁首辅,且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被史书称为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的一代名臣[6]
正德十年(1515年)闰四月,大学士杨廷和回家奔父丧,武宗命杨一清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这是杨一清第一次进入内阁[6]
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因土尔番侵犯边境,十二月,明世宗以三边总制缺人,诏杨一清以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前往任职[3]
嘉靖五年回京,杨一清论功加太子太师、特进左柱国、华英殿大学士。嘉靖九年(1530年),杨一清被次辅张骢等人诬陷,落职闲住[7]。杨一清疽发背死,遗疏言身被污蔑,死且不瞑,追谥“文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