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瑶田-抖音百科
程瑶田(1725~1813)清代经学家。字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雍正三年,卒于嘉庆十八年。曾9次应乡试,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始中举,选授太仓州学正,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程氏和戴震等都就学于江永。平生著述长于解释经义,对郑玄所注的《仪礼》《周礼》甚多纠正规失。在训诂学之外,尤精于数算、音律之学。为文论述,不受经传注疏束缚,而能以经文结合实物进行研究。[1] 人物经历
程瑶田,因出生时手掌上有纹理似田,故得名。后来改为字易畴,号让堂。他是安徽歙县人,一生致力于著述,擅长音乐、书法,还涉及诗歌创作、鉴赏和篆刻艺术,绘制的墨兰作品颇具特色。阮元在《俦人传》中提到,程瑶田年轻时与戴震关系密切,因此他的经学造诣深厚。他潜心于实际学问,尤其专注于《考工记》,同时也广泛涉猎六书九数。他认为治经考古离不开书籍和数字这两件事。 程瑶田勤奋好学,每天凌晨起床,彻夜苦读,几十年如一日。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与戴震、金榜一起向江永学习,尽管基础薄弱,但他凭借勤奋弥补不足,学业有了显著进步。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并不顺利,直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才中举人,担任太仓州学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被任命为嘉定县教谕,此时他已经六十四岁。在他任内,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受到学生们的尊敬。退休时,钱大昕、王鸣盛都赠送诗歌表示敬佩,钱大昕称赞他的高尚品德,王鸣盛则将他与平湖陆陇其 并称为两位杰出的老师。退休后,他在灵山方氏家中教授弟子。嘉庆元年(1796年),他被推荐为孝廉方正。晚年视力衰退,但仍口授子孙,完成了《琴音记》。享年九十岁去世。 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