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嵩璘-快懂百科
大嵩璘[lín],是渤海国第六代君主,在位期间794年至809年,大钦茂的幼子,改元为正历。唐朝遣使殷志瞻册封大嵩璘为渤海国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大嵩璘结束了大钦茂死后的动乱,渤海国又开始正常发展,809年去世,谥号康王。 生平
早年即位
大嵩璘是渤海国文王大钦茂少子。大钦茂虽是英明之君,但对继承人的安排并不稳妥。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大钦茂病故,渤海政局出现动荡,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一场尖锐的争权斗争。大钦茂族弟大元义,趁大钦茂世子大宏临早卒,夺取了王权。 大元义执掌王权,遭到大钦茂子孙的反对。同时,大元义对人“猜虐”,又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数月后,因积怨日多而被“国人杀之”。大元义时期,曾遣王子大清元等30余人朝唐。大元义死,渤海统治集团拥立大宏临子、大钦茂孙大华玙为王。渤海王权复归大钦茂嫡系子孙。大华玙改元中兴,并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不及一年逝世,谥成王。大华玙去世,由其叔父大嵩璘“权知国务”,暂掌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