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

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
电车(tram and trolleybus)指由接触网供电的城市地面交通电动车辆。分有轨电车无轨电车两类。有轨电车用钢轮,路面需敷设轨道;无轨电车用橡胶充气轮胎,路面无须敷设轨道。[1][2]
电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自1881年发明后,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20世纪70年代,是无轨电车复兴的时期,除了出现大批斩波调压车外,还出现了一批新的车型,如采用感应电动机驱动的交流传动电车和带有辅助动力装置的无轨电车等。最简单的辅助动力是蓄电池,这种电车能在无接触网的地区作短途运行。此外,还有以柴油机为辅助动力的电车。[1][2]
电车的主要优点是节省燃料、不污染城市空气;与公共汽车相比,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具有较高的启动加速度和上坡能力,必要时还可实现把车辆的位能和动能转化为电能。电车的接触网和变电所的初投资大,在安全条件允许下,适当增加接触网电压,可以加大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减少供电设备的初投资。[1][2]

简介

拼音:diàn chē ,用电做动力的公共交通工具,电能从架空的电源线供给,分无轨和有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