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话日报》是辛亥革命以前北京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白话报。以往研究已充分肯定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但并未注意到《京话日报》在甲辰(1904)年创办初期曾面临贩卖机器乃至倒闭的窘境,亦未考辨《京话日报》的销售从两千份到七千份、再到逾万份的发展过程。 日报简介
《京话日报》:背景:清廷宣布举办“新政”后,各地改良派报刊迅速涌起,《京话日报》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
1904年彭翼仲在北京创办的,他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该报发表文章揭露事实真相,激发了读者对帝的仇恨,又因连续揭露清廷的腐朽罪恶,于1906年被查封,创办人彭翼仲被判流放新疆10年。1913年彭回到京城后复刊,因触怒袁世凯被停刊,袁死后再度复刊直至192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