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光

张世光
张世光(1907~1980)别号适钧,平江县长寿镇人。黄埔军校第四期、陆军大学第九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排长、第二十四师连长、第三十九师营长、第十八军旅参谋主任、师参谋处长,第十师副旅长、团长、师少将参谋长,第十四军参谋长,第九十四师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第八十八军中将军长,中央训练团军事训练班中将主任等职。参与反共内战与抗日。抗日时获甲种华胄奖章、四等云魔勋章、四等宝鼎勋章。1949年去台湾,任金门防卫中将副司令官。不久退役经商。[1]

军旅生涯

黄埔军校四期步科毕业的张世光,在军旅初期是跟着他在军校的老师——钱大钧混的,后来还在钱的保荐下考入了由国民党主办的第一期陆军大学(正式期别为正则班第九期)深造。此后他在第88师短暂的当过参谋,便转入第10师当上了参谋主任,成了李默庵的智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张世光跟着李默庵开赴山西战场与日军作战,当时他是第56团上校团长。在太原会战以及晋南反攻时,张皆以身作则,指挥所部与日军奋勇作战,曾被第二战区誉为军中楷模。此后他又当过第10师参谋长、第14军参谋长和第83师副师长,始终与日军周旋于晋南,并在那里熬过了几年的艰苦岁月。
1943年3月,张世光被调到第94师,当上了少将师长。这个师原本是朱怀冰用来同河北八路军搞摩擦的专用工具,但是被八路军打的抱头鼠窜,十分狼狈,朱怀冰这个“摩擦专家”也是落荒而逃。第94师在遭到重创后奉命调到后方进行休整,但是失败的阴云似乎一直笼罩在这个部队中。张世光到职后锐意整顿,逐渐使这支部队恢复了朝气。不过此时的张世光不会想到,一年后,他会带着这个部队经历了一生中比晋南还要艰苦的十五天,这就是与衡阳保卫战齐名的洛阳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