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保卫战

第一阶段河南会战
洛阳保卫战是豫中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44年5月。这场战役主要围绕着洛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展开,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洛阳这一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而进行的激烈战斗。[1]
1944年5月11日,日军出动了约十五万兵力,在河南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意图攻取战时河南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洛阳。中国军队集中了三十五万至四十万兵力,抗击日军的进攻。双方经过激战,最终洛阳陷落。此战中国军队阵亡1万余人,受伤被俘三千余人,共击毙日军2万余人。洛阳民众在日军的轰炸中被炸死近万人。[1]

历史背景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军为挽救南洋日军孤立,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展开反攻,日军节节失利,逐渐迫近日本本土。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切断,它在中国的长江补给线美国空军的监视下也受到严重威胁。
日本侵略者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以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五十一万,是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