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镇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镇
察布查尔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城东南角,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与国内外程控电话相通,且距伊宁市仅1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有面积12万亩,有锡、汉、维、哈等16个民族构成,镇行使农村和城市两种字处理职能,下辖两个村委会,四个居委会、一所小学。有常住居民27378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乡镇概况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人口少,却分居东北西北两个地区,古老强健,勤劳勇敢的民族。她,就是锡伯族。他们当中的一支人马历史上曾经从辽河跨越至伊犁河,留下千古绝唱。他们的后代就是现今的近4万锡伯人。主要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塔城市伊宁市乌鲁木齐等地,呈大分散、小聚居状。
二百多年来,锡伯族人民在祖国的边陲西部创造并发展了屯垦戍边文化,保存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语和锡伯文是新疆通用的六种民族语言之一。在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锡伯人一般都能使用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少部分人还懂俄语蒙古语,被称为“天才的翻译民族”。
锡伯族历史悠久,古鲜卑人的遗址嘎仙洞的发现,为研究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锡伯族先民的历史与文化揭开了新的一页。公元三世纪(东汉时期),鲜卑据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勒泰山的漠北高原。公元四至五世纪,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政权,统一了北部中国。在这大统一的过程中,鲜卑人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入主中原的鲜卑人,大多接受了汉文化,渐渐融入汉族之中,在鲜卑人逐渐成为一个古老的历史称呼的时候,在鲜卑族的诞生地和摇篮-----大兴安岭的森林和呼伦池的湖网地区,还有一部分鲜卑人过着宁静的渔猎生活,所说这些鲜卑人中的一部分,就是今天我国锡伯族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