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弁

赵希弁
赵希弁(字君锡),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史学家,出生于袁州(今江西宜春)。他是宋太祖的九世孙,家族为南宋宗室。赵希弁早年成为江西漕贡进士,曾在秘书省担任校勘工作。他对古代文化和历史非常感兴趣,家中藏书丰富,累计三世。在淳祐九年(1249年),宜春郡守黎安朝重刊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并嘱托赵希弁代为校勘。赵希弁以家中所藏书籍勘对晁氏书目,将晁氏未载或详略不同的书籍分类著录,撰写了《读书附志》1卷。该书与《郡斋读书志》4卷一并刊刻,被称为“袁本”。此外,赵希弁还著有《读史补注》130卷、《资治通鉴纲目考异》59卷、《续资治通鉴补注》946卷、《建炎以来中兴系年要录补注》20卷、《续仰山孚惠庙实录》5卷等著作,但这些著作至今未被广泛传播。

简介

宋宗室子。按《宋史·宗室世系表》推算,为宋太祖九世孙。曾祖赵子孟,字醇父,号清愿先生,官右从政郎。祖伯荃。
赵希弁为江西漕贡进士,曾任秘书省校勘书籍。他博学好古,家中累三世藏书,典籍甚富。淳祐九年(1249),宜春郡守黎安朝重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嘱赵希弁代为校正。赵氏以所藏书勘对晁氏书目,将晁氏未载者,或详略不同者分类著录,仿晁氏体例,撰为《读书附志》1卷。合《郡斋读书志》4卷一并刊刻,世称“袁本”。同年,游钧在衢州(今浙江[]县)重刊《郡斋读书志》20卷本,是为“衢本”。希弁取衢本多于袁本的内容,编成《读书后志》2卷;又校原刻4卷与衢本差异,撰《二本四卷考异》附于篇末,于次年补刻刊行。至此,袁本增至7卷,由前志4卷、后志2卷、附志1卷组成。
赵希弁利用三世藏书,勤于治学。从他的《读书附志》中可以看到,他对史学情有独钟,曾撰有《读史补注》130卷、《资治通鉴纲目考异》59卷、《续资治通鉴补注》946卷、《建炎以来中兴系年要录补注》20卷、《续仰山孚惠庙实录》5卷,但这些史著今已不传。所存者为《读书附志》1卷和《二本四卷考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