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抖音百科
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合肥物质院”,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大型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之一,位于安徽省 合肥市 蜀山湖路350号。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成立, 刘建国 任院长。 [a] [1] [2] [3] [4] 1978年4月,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正式成立。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成立,专注于智能机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 1982年3月,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正式成立,致力于固体物理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03年5月8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复中 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5] [6] 2010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进一步扩展,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及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2014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 中国科大 联合申请成立了“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启动机构改革。 [3] [7] 2023年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 淮南市人民政府 签署了《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基地合作框架协议》。 [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由安光所、等离子体所、固体所、智能所、强磁场中心、核能安全所、健康所7个研究单元组成。现有职工约2700名。设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博士点和21个硕士点,在学研究生约3100名。拥有30多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10多个大型实验平台。 [a]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包括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大气环境光学 遥感 、激光与光电子科学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 与工程、先进核能、生物物理、转化医学、先进诊疗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人工智能 与机器人、智慧农业技术等,并取得了诸多重大科研成果。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 。已经建成并运行了“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稳态强 磁场 实验装置”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2] “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中科院奖励3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0项。 [9] Nature-Index2018综合指数位列中国国科研机构第13位,中国综合排名第64位。 [10]
历史沿革 1965年,6516工程正式启动。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第三机械工业部将原国防部第六码究院第30所等科研单位的建设用地划归 中国科学院 ,用于筹建研究所。这一工程标志着合肥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的开端,为后续多个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70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正式成立。该研究所的建立,为中国光学和精密机械领域的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 合肥 物质科学研究领域的早期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4月,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在合肥的科研布局进一步扩大。同年9月,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成立,专注于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为中国 核聚变 能源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成立,专注于智能机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一研究所的成立促进了我国在智能机械领域的技术进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