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中心小学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5月25日。当时平阳文化教育的先贤刘绍宽、陈锡琛等受了维新变法的影响,抱着以教育振兴国家的热情创办的。学校初名“平阳县学堂”,是平阳从私塾、书院的传统 授徒形式进入现代规模教学的开始,也是温州地区最早的较具规模的小学之一。首任堂长陈锡琛,是清末的拔贡,后为浙江省的参议员,是平阳县一位实业家、慈善家和文化人,他先后创办了江南高等小学(即现在的苍南宜山小学)、培英社、济婴局等。 历史
学校创办开始时,是以育婴堂、祠堂和几间民房合在一起作为校舍的,第一次招堂生40名。第二年改名为“平阳县中学堂”,1910年更名为“高等小学堂”,1912年(民国元年)称之为“平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学校面向全社会招生,规模逐渐做大,在民国七年的时候,省里就认为此 校“校长尚具热情,教管各方均有可取。”1941年,学校就有1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在城内龙河还设了分部。
众多的名人曾经在该校当过校长,主持过教务。百岁棋王谢侠逊在1913年至1915年在这所学校任教。谢侠逊是一位中外闻名的人物,他在抗战时期二下南洋,以象棋义赛形式,向侨胞宣传抗日救国,募捐资金5000万元,动员了3000多名华侨归国参加抗战;著名画家苏昧朔先生1927年至1928年在这里当过校长。现校长是施正宣。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