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文库

1942年成立的亚洲研究图书馆
东洋文库,日本最大(也是全球第五大)的亚洲研究图书馆,也是日本三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是一个专门把中国与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兼研究所,1948年起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1]

图书馆介绍

日本收藏东方学图书资料的研究图书馆。1924年11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以1917年岩崎久弥购入的莫理循(George Frnest Morrison;1862一1920)文库为基础,陆续增加岩崎文库、藤田(丰八)文库、小田切(万寿之助)文库、河口(慧海)文库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图书部交日本国会图书馆管理,1948年起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在石田干之助榎一雄等人的经营下,东洋文库收藏各国有关东方研究的书籍相当全面,其中包括敦煌文书缩微胶卷和照片。文库设有研究部,聘任兼职或专职的东洋文库研究员,编辑出版《东洋文库欧文纪要》(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of the Toyo Bunko)、《东洋文库和文纪要》(即《东洋学报》)等。
该文库设有图书部和研究部。至1983年 4月,藏书约70万册,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埃及印度、东南亚等国和地区的图书资料。所藏中国珍籍有:中国方志和丛书约4000部、中国方言辞典500多册、中国家谱、清版满蒙文书籍、各种版本的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中国探险队报告、中国考古学资料、《顺天时报》、《华北正报》、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和其他西藏文献3100件等。其中有多种被指定为国宝或重点保护文物。1961年该文库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附设了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出版有《东洋文库论丛》等。

文库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