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监测

采用哨点监测方式的系统
伤害监测是指对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持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的活动。这一过程对于评估伤害流行情况、疾病负担以及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至关重要[1]

背景

伤害是由于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电离辐射等)突然或短暂地作用于人体,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而导致的机体损伤。伤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社会负担,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和更多的残疾人。在中国,伤害也是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每年有数十万例死亡和数百万例急诊和住院治疗。

基本原理

伤害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伤害发生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便为政策制定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伤害监测的对象是在哨点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监测方式采用哨点监测法,以年度为单位持续进行。选点方法采用了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考虑了城乡、地理分布及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