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传笺》是《毛诗故训传笺》的简称,只列毛《传》、郑《笺》的《诗经》合称为《毛诗故训传笺》。[1]
毛《传》、郑《笺》乃是对《诗经》的解说。“毛诗”因其重要的传人毛亨、毛苌而得名,据说毛亨是荀子的学生,著有《诗故(诂[gǔ])训传》,简称毛《传》,“传”就是注释的意思,“传”与所注之“经”合称“经传”,毛亨的工作未能做完,由赵人毛苌[cháng]补足之,于是毛亨被尊称为大毛公,毛苌则称小毛公,由他们传播解释的《诗经》即称“毛诗”。[1]到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127-200年)为毛诗作笺,不过郑《笺》的立言兼采今文三家,又有若干自己的新见,并不完全跟着毛《传》走。[1][2] 《诗经》研究著作。23卷
东汉郑玄(127~200)撰,简称《郑笺》或称《毛诗笺》。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