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蟆

两栖纲的蛙科动物
哈士蟆,又称“中国林蛙”,为两栖纲蛙科动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地区。哈士蟆外形近似青蛙,雌蛙体长7-9厘米,雄蛙体型较小。头较扁平,头长宽相等或略宽,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颚,吻鳞较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与上眼睑等宽;鼓膜明显,大于眼径之半。前肢较短壮,指较细长;后肢上,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足与胫等长或略长;趾端钝圆,蹼发达。皮肤上有很多细小痣粒,腹面皮肤光滑。皮肤颜色随季节不同而变化,秋冬季为褐色,夏季则为黄褐色。雄蛙前肢第一指上有灰色指垫,有声囊。[1]
哈士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雌性林蛙的整体干制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的干制品称蛤士蟆油,又名田鸡油哈蟆油,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含4%左右,糖10%,尚含维生素 A、B、C及多种激素,药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哈士蟆除药用外,其肉可食用,是著名的四大山珍野味之一。制哈士蟆油后的残体,又可作珍贵动物紫貂水獭等的饲料[1]

历史记载

哈士蟆”油”为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和卵巢、脂状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哈士蟆油味甘咸、性平和。具解虚痨发热利水、消肿、补虚、尤益产妇。在《中国药典》、《中药大词典》、《中草药手册》《中国药志》等中也记载到:哈士蟆油润肺养阴.化精添髓、坚益肾阳,、补脑益智、延缓衰老、用于身体衰弱、产后气虚、肺痨咳嗽、内分泌失调等。现代医学称其为”绿色软黄金”而且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