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部诠房(1667-1720),日本江户时期的人物,曾是第六代将军德川家宣的宠臣。他原本是一名猿乐师,后晋升为5万石大名。间部诠房与将军家宣及儒者新井白石共同推动了“正德之治”。[1]
人物经历
间部诠房出生于甲府藩主德川纲丰的家臣西田清贞家中。他是猿乐师喜多七太夫的弟子,曾在1684年成为甲府藩主德川纲丰的执事。间部氏最初属于藤原氏山阴流的间锅氏,后应德川纲丰的要求更名为间部氏。1704年,随着甲府的德川家臣团迁入江户城西的丸城,诠房也被纳入幕臣行列,担任从五位下越前守,并获得了额外的1500石俸禄。随后,他在相模国成为了1万石的大名,并继续获得加俸,最终在高崎藩拥有了5万石的领地。这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位猿乐师出身的大名。 间部诠房作为将军的侍从,地位显赫,仅次于若年寄。他还被任命为老中次席。他与将军家宣、新井白石共同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打击门阀谱代大名和大奥等势力,以实现“正德之治”。然而,由于他们的权力基础不稳定,尤其是在家宣去世后,面对门阀派和反甲府派阁僚的反对,政治改革面临重重困难。 当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继位时,间部诠房和新井白石失去了所有的政治支持,被迫退出政坛。尽管如此,间部诠房仍然保持了他的大名身份,他的领地从关东的高崎藩转移到了偏远的村上藩。1729年8月19日,间部诠房因中暑逝世,终年55岁。他的养子间部诠言继承了他的职位。间部家族后来被封为越前国鲭江藩5万石,明治维新时期,按照华族令的规定,被授予子爵称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