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益铉-抖音百科
崔益铉(朝鲜语:최익현,1834年1月14日—1906年12月30日),字赞谦,号勉庵,本贯朝鲜庆州,是朝鲜王朝后期著名的儒学家、独立运动家、爱国者。他曾于1873年上疏弹劾摄政的兴宣大院君,导致其倒台;1876年因聚众抗议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而被捕,并被流放到黑山岛;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签订后起兵反日,成为全罗道义兵大将,但很快被日军和政府军镇压。1906年,崔益铉被流放到对马岛并在那里绝食殉国。1962年大韩民国追授崔益铉建国勋章。[1][2]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崔益铉是朝鲜历史上的一名硕儒,也是近代一位爱国志士,世称勉庵先生。他本贯庆尚道庆州府,据说是新罗时期著名文学家崔致远的后代,朝鲜纯祖三十三年十二月五日(1834年1月14日)出生于京畿道抱川郡。14岁时拜当时的大儒金琦铉和李恒老(号华西)为师,并在他那里接受了理学的思想。崔益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在师从华西李恒老的过程中形成了忧国爱民的卫正斥邪思想、为国如家的忠义思想和尊王攘夷的春秋大义,以实现王道政治为己任,同时也受到华夷之辨的很大影响,不承认满清为中华正朔,而尊奉明朝为正统,这也导致他排斥一切外国,尤其是坚决抵制日本,这成为他后来屡次反日的思想根源。[3] 朝鲜哲宗六年(1855年),崔益铉参加科举考试,并获明经科甲科及第,被任命为顺康园守奉官,转任新昌县监,随后历任成均馆典籍、司宪府持平、司谏院正言、吏曹正郎等职。1863年朝鲜高宗李熙即位后,其生父兴宣大院君摄政,成为当时朝鲜的独裁者。大院君大力强化专制主义,实行包括裁撤书院等一系列令儒林不满的措施,并倾尽全国之力重修象征王权的景福宫。由于景福宫工程所需款项奇 缺,大院君命令全国百姓贡献财物,滥加引进清朝钱币,并巧立名目,收取愿纳钱、当百钱、通门税、水税等苛捐杂税,甚至大肆卖官鬻爵以填充景福宫工程的巨款。大院君的这些恶政都被担任言官的崔益铉看在眼里,并多次向朝廷上疏指责这些政策祸国殃民,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权宜之计,自然得罪了当权的大院君。崔益铉因此于高宗五年(1868年)被罢官,但他更加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