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

明代官吏
李铎(1478-1528),字孔教,别号望石山人,山东莱阳人。原籍山东青州,李铎迁入莱阳已经是第八世,曾祖李琰,祖父李凯都是平民。父亲李[mín],任浚县县丞,赠官:中宪大夫右佥都御史,母董氏,封太恭人。
1501年,李铎中举人,1502年中进士,授行人,[zhuó]户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明代正德中,刘瑾窃政,国家多事,李铎独敢言,得谏诤体,刘瑾诛,被刘瑾陷害没有被释放的百多人,李铎首疏抗言,皆豁免于死。擢升为南京大理寺右丞。丙子年转北寺(北京大理寺,南京属于闲曹,北京为实际上的办事机构),寻转左(明代官职尚左),多平反功,己卯年升任右少卿,寻转左少卿,擢都察院右[qiān]都御史,巡抚宣府。甲申年擢副都御史,巡抚[xiá]西。未行,上以公谙于边务,乃改大同。适太恭人讣至,特旨夺情,去之日,送者以万计。大同叛卒闻公至,皆按堵如故,服公威望也,上念其劳,特赐太恭人葬祭。公于是得归,三阅岁而疾作,竟以弗起。终年51岁。

生平

李铎,男,(1478-1528).字孔教,别号望石山人。山东莱阳人。原籍是青州人,至李铎已经是第八世。曾祖李琰,祖父李凯都是平民。父亲李旻,历任浚县县丞。赠官:中宪大夫右佥都御史,母董氏,封太恭人。弘治辛酉(1501年)中举人,1502年中进士,授行人,擢户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正德中,刘瑾窃政,国家多事,公独敢言,不迂不矫,得谏诤体,刘瑾诛,被陷害没有被释放的百多人,李铎首疏抗言,皆豁免于死。擢升为南京大理寺右丞,丙子年转北寺(北京大理寺,实权),寻转左(明代官职尚左),多平反功,己卯年升任右少卿,时西夷贡者多留中国,廷议遣发,以久居内地,迫之恐生他虞,宜简才望大臣以往,(应该选拔有才能威望的大臣前去处理)。上特命公,公相机区处,遣者千余人,晏无他事,还,转左少卿。今上继位,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宣府为北边巨镇,逼邻虏境,去京师甚迩,值先帝北狩后,储备虚耗,民多饥[piǎo],公至,即请发帑以赈,枕藉道路者,粥食之,活着数千人。先是,边卒从事巡幸者,凭威肆虐,莫敢谁何,及遗诏遣回,中怀反侧,(内心有抵触情绪),公治其尤,众遂敛服,诸将佐[yín]缘窃据者,悉奏罢之,又省浮费,缓征科,痛厘宿弊,增商价,俾利入于公者约公者约十六万两,积粟数十万石,[]增田三千余倾,三岁之间,边徼清谧,时论[]然称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