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浩街-抖音百科
南浩街位于苏州城外阊门、胥门之间,一年一度的苏州城区民俗活动“轧神仙”在南浩街北段阊门附近举行。 历史沿革
原名南濠[háo]街,因阊门以南护城河称为南濠而得名,后讹“濠”为“浩”。民国《吴县志》称南濠大街,《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南濠街。苏州明代文学家都穆、杨循吉曾家居于南濠街。元宵灯节,阊门一带极为热门,南濠街也是“张灯结彩”处。明清时期就是繁华商市,并建有多处会馆公所。阊门内外、南北濠、上下塘、山塘、枫桥,都是繁盛的商业区,“凡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于此,居民稠密,街弄通隘,客货一到,行人几不能掉臂,其各商大贾,自为居停。”(清人纳兰常安《宦游笔记》)南濠街毁于咸丰十年。同治、光绪年间商市略有恢复。 20世纪50年代后,商店陆续改为仓库,街市遂冷落。原为弹石路面,80年代后,先后改造成为沥青、水泥道板、方石路面。街长1800米,宽2.5—4.9米。1998年南浩街北段(自阊门吊桥西南至金门路)实施全面改造,1999年4月竣工。该段600米路面改铺花岗石,两侧沿街建有仿古商业门面房,街西建有11幢居民住宅楼的南浩花园。 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