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分裂-抖音百科
核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细胞核 内出现染色体开始,经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分裂成二个子核(daughternucleus)为止。 简介
核分裂(nuclear division,karyokinesis,mitosis)是指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通常是核先分裂,然后以细胞质分裂而告完成。karyokinesis(希腊语karion=核,kinesis=运动)一词为W.Schleicher(1878年)所创造,无丝分裂,但无丝分裂多为极特殊的病态现象和退化现象,所以习惯上多将mitosis(有丝分裂)作为核分裂的同义词来使用。核分裂有体细胞核分裂(somatic nuclear division)及减数核分裂(meiotic nuclear division)两种基本形式。细胞周期中的M期(分裂期)虽为连续过程,但为了作为区别染色相和非常染色相的标志,将其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通过分裂期,染色体先进行纵裂,然后在纺锤体内向两极移动,最后形成两个子核。M期只不过是核内容进行分配的时期。作为染色体主要成分的DNA在M期以前的S期时即已复制加倍。此外,染色体的碱性蛋白及有丝分裂期的分裂蛋白等在M期以前的间期也已合成完毕。 间期
间期是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它是分裂前的准备时期。处于间期的细胞,在形态上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特征,细胞核的结构像前面描述的那样,呈球形,具有核膜、核仁,染色质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然而,间期细胞的细胞质很浓、细胞核位于中央并占很大比例、核仁明显,反映出这时的细胞具有旺盛的代谢活动。经细胞化学测定,间期细胞进行着大量的生物合成,如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等,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上的准备。同时,细胞内也积累足够的能量,提供分裂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