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鸿勋

清代的官员
曹鸿勋(1846.2.3~1910.9.9)是清代官员,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另号铭帛,室名益坚斋。他出生于山东潍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1876年,曹鸿勋中丙子科状元,历任修撰、湖南学政提督、云南永昌知府,调云南府,授迤东道,官至陕西巡抚。光绪二十四年,曹鸿勋授云南迤东道道员,署粮储道。[1]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曹鸿勋奉旨补授云南按察使[2][3]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曹鸿勋奉旨回京另候简用。旋命协理开办资政院事务。因病卒于任。[4]他在任期间开办了延长油厂,打出了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被称为“老一井”。曹鸿勋还以书法名世,北京故宫、颐和园潍坊等处都留下不少墨迹石刻。他为官清廉,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官员。[5][6]

人物简介

曹鸿勋(1846.2.3-1910.9.9),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人物生平

蟾宫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