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原名尹喜花[1],1919年12月1日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是最早进行越剧改革的演员,越剧十姐妹之一,被称为越剧皇帝。[4]她创立的尹派,是越剧小生中的第一个流派。[2]尹桂芳历任上海、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上海老闸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黄浦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福建分会副主席。[5] 尹桂芳1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随母亲逃亡到新昌县城附近。1929年4月,第一次观看的笃班戏《百花台》后,萌生了学戏谋生的想法,之后进入醒狮剧社学习,1932年1月,醒狮剧社解散,尹桂芳便到嵊[shèng]县华堂镇大华舞台,学唱绍兴大班文戏,后转投竺基焕学习绍兴大班武戏,又随京剧班王惠去学习京剧。1938年底,尹桂芳到上海,加盟了旧上海老闸桥旁的永乐戏院,后在同乐戏院领衔演出。[1][2]1942年9月,尹桂芳率团迁入龙门大戏院,两年后,在袁雪芬“新越剧”改革。[1]1946年2月,尹桂芳在上海创建芳华越剧团。[6]1954年,尹桂芳荣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7]1959年1月25日,尹桂芳怀着一股热情率“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63人,举团迁往福建,到八闽大地播撒越剧艺术的种子。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常年处于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尹桂芳中枢神经损伤,但她时刻不忘越剧事业。1979年处于半瘫痪中的尹桂芳,在上海艺术研究所 和上海越剧院的帮助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1993年4月18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尹桂芳率领弟子张国华、朱祝芬、尹小芳、尹瑞芳、茅威涛、赵志刚、张学芬、王君安、张丽君等演出尹派名剧。[2] 2000年3月1日,尹桂芳去世,她一生演过的上百个剧目,如《屈原》、《江姐》、《浪荡子》、《红楼梦》、《西厢记》等,塑造的贾宝玉、屈原、何文秀、信陵君等一系列经典艺术形象永远留在戏迷的心中。[2]尹桂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流派艺术——“尹派”。尹派唱腔委婉缠绵,洒脱深沉,醇厚清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3]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