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中国越剧女演员
1
4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原名袁雪[fēn],浙江[shèng]县(今嵊州市)人。中共党员,一级演员,曾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职,[7]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2][5][3][4]被誉为“越剧新后”。[8]
1933年,11岁的袁雪芬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袁雪芬来到上海,1942年在上海大来剧场首倡越剧改革,在越剧界率先建立起正规的编导制度和新的舞台演出形式。袁雪芬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袁雪芬所创“袁派”是越剧中最早形成的流派之一。[2][5][3]
1952年,袁雪芬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1955年,时任缅甸总理吴努授予袁雪芬“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荣誉奖”[2]。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2][5][3][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