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席珍

孙席珍
孙席珍 (1906—1984),原名彭,学名志新,以字行,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jùn]、邹宏道等,浙江绍兴县平水镇人。大学毕业。6岁时因家遭火灾焚毁,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小学毕业后随姐入芜湖萃文中学。从16岁起发表诗歌。先后发表《稚儿的春天》、《黄花》等新自由诗数百首。被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称赞为“诗孩”。还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创作散文、小说,小说《槐花》引起读者较大反响,被人称为“京华才子”。

人物简介

孙席珍(1906—1984),原名彭,学名志新,以字行,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珺、邹宏道等,绍兴县平水镇人。6岁时因家遭火灾焚毁,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小学毕业后随姐入芜湖萃文中学。1922年,进北京大学并任《晨报副刊》校对,与赵景深焦菊隐、于毅夫、蹇先艾等组织绿波社,编辑《京报文学周刊》。
孙席珍
从16岁起发表诗歌。先后发表《稚儿的春天》、《黄花》等新自由诗数百首。被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称赞为“诗孩”。还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创作散文、小说,小说《槐花》引起读者较大反响,被人称为“京华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