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
钱玄同(1887年9月12日~1939年1月17日),原名钱夏,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疑古。浙江吴兴(今湖州市[9])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1][3][2]
钱玄同自幼接受严格的中国传统教育,1906年赴日本留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师从章太炎学习国学。[10][1]回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北京大学教授,曾任《新青年杂志编辑,1917年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后又兼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驻干事,致力于国语运动[11][1]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在北平(今北京)病逝,终年五十二岁。[3][a]
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以及音韵学诸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他以《新青年》为阵地,激烈讨伐封建礼教,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去;[4][5]他把文字音韵学的学术研究应用到国语统一、文字改革的实际工作中,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并正式颁行,其代表作《文字学音篇》成为中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音韵学教科书[13][1][14]他的这些成就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字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也被视为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先驱[1]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